以前我常常说要写blog,要去分享但是又很懒惰。而这次的电脑教学终于让我免去懒惰的藉口去写blog啦。
开心 ^^
朋友们,共勉之。。

Tuesday, April 9, 2013

我的十大常用网络用语


1) haha = 哈哈
2) lol  = 举起手欢呼
3) =
4) = 不要
5) = 同意,赞同
6) = 哭笑不得
7) q= cuties
8) 仙家= 说谎者
9) hehe=嘻嘻
10) 54 = 无视

Wednesday, March 27, 2013

电子书 传统书 我要两者兼得


在那天上电脑教学课时,被提问说你能接受现今所推出的电子书吗?
这问题听来就像是以前所听过的智力问题:“地上有一张十令吉和一张五令吉,你会捡哪张?”然后就有人说捡十令吉或五令吉,但却没人说要把两张钱币都捡起。我会选择两样同样都是对我有益的“书”。一种是传统书而另一种是电子书。
现今的电子书可不得了。随意一按一放便能体验各种传统书所不能给体验到的事。随便谷歌搜一搜便会出现数以万计的链接或网页。里头全都有关各类的电子书,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你能想到的或想不到的都能看到。如果自身经济许可便可开户口下载之。电子书里所说风景随时能看到,放大放小随君喜欢,还可以做书上的实验。而这些事情在传统书上往往是体验不了的。这一吸睛度十足的科技软件着实为人类带来了便利与求知欲;但是就算它是多么方便,吸引我也好,我也摆脱不了传统纸质感的书本;那种看久会令眼睛酸痛的电子书偶尔看一看就好了。
不过我发现如果教师把此类的电子书下载并把它用在课堂上会比自个儿看更有效益。因为把它放大,远看的话比较不上眼睛。而且我觉得学生会喜欢老师使用这种教学课件,新鲜度高。

Tuesday, March 26, 2013

与时并进


Sugata Mitra 所做的教学研究真是宝贵的资料。
他总共是花了十年才收集这种资料,我很欣赏他的毅力。
他在研究里引用了Arthur C. Clarke的两句话说 “A teacher that can be replaced by a machine should be.一个能被机械替代的老师就应该被替换。 其实你如果你问我认同吗?我是会赞同的,不过另一方面我又会替老师感到可怜说是谁造成老师如此机械的心态,会是学生本身就不自爱,不想学习的心态影响到老师不想用心教课呢?
言归正传,老师的教学、思考模式的确是不能成为机械性的,要常常学习以提升自己。就像是片尾里被研究的学生在研究完毕以后还有在自主性地谷歌搜索,而老师就向 sugata mitra 先生反映为什么学生最近的提问都有深度。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经验说学生问问题但是自己却不会答。而这时我觉得教师就需要google search,并充实自己。课件的内容就是要创新以让学生产生兴趣,因为Arthur C. Clarke说过 “如果孩子们有兴趣 ,那么教育就会自然发生。”
除此以外,称赞或赞美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动力,就像Sugata Mitra所做到研究所得一样。奶奶云在学生学习当中就是种推动力,给予学生动起来学习的情景。

Tuesday, March 12, 2013

课件评估(二)


这是我针对老鼠地球流浪记的版主晓思老师所设计的课件而做出的评估报告。
首先,就界面而言,色彩是非常单调的,就是一片白茫茫又有着如同蝌蚪般的字。这个课件在吸引注视力的方面就较为弱。而在排版方面,像是第三,第四题类似探讨主题或主要主角应排在前面也就是第一,第二题较为适合。
不过胜在内容实用,能用以作为学生的巩固练习。

课件评估(一)



当讲师要求我们在评估同学们所做的hot potatoes (简称hp) 课件时,德福老师也就是~坚持.坚守~的版主来找我互相交换课件以进行课件评估。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DE-I-SEmriSU5aWV9iUnRoNHM/edit?usp=sharing
德福老师这次设计的课件是复句配对练习。由于我们都是初次使用hp所以本人就不强调德福老师在课件上界面设计的评估。不过就如你所看到的灰暗一片,没任何的色彩,或许德福老师可以在这一方面做多点的探讨。这是因为我本人觉得人都是视觉系的动物,如果在课件界面上弄得活一些(有色彩),给人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往往不同。

在另一方面,德福老师此次的课件课题可说是吸引人的,且符合好课件的性质-科学性,因此课件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且有挑战性,让人有做下去的欲望。其次,在问题表述的准确性来说,德福老师做的还不错,至少在课件中所有表述的内容都准确无误。每道题目都有复句的关键词语(既然,如此等)以让答案更昭然若揭。
另外在用语方面,指示栏:“现在是一名月老,您的任务就是左边的句子找出其句子的类型。答案就在"月老谱"中。加油,不要乱点鸳鸯哦~ ^.^
德福老师在扮演着亲切,无架子的老师,在鼓励着学生,替学生打气,加油,而且还使用可爱的笑脸以做结尾。不过,就德福老师用了“您”这一个字的这点而言,我本人不是很能接受。因为这个课件主要对象是学生,那既然是学生就不需用到“您”这一字眼,稍微不合逻辑。

此外,这课件在实用性方面就稍微逊色了些。看了指示,你就会发觉当中存在了语病。首先,应是“您的任务就是把左边的句子找出其句子的类型”而不是“您的任务就是将左边的句子找出其句子的类型”;接下来的“答案就在"月老谱"中”如换去“你可在月老谱中得知答案”或许会更为恰当。
总归一句,这课件为学生所带来的益处是不少的,是值得老师们去花心神,心思去做出来。



理解练习

这是我设计的练习,你们来看下。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DE-I-SEmriOVNvNlhFQTg2Q0U/edit?usp=sharing

Wednesday, February 27, 2013

摘录要点与心得

我认为博客(Blog)的主要功能在于三方面那就是个人知识管理、信息交流平台博客、叙事反思工具。因为它可以作为学生的个人电子文件夹,又可以是教师的电子备课本。它是教学活动中所充当的网上交流平台,也可以是教研室的虚拟教研平台、课程信息的管理工具、学生实习交流工具等。除此以外, 它也是日记本,写心得、故事等。
因着博客有着分享功能,它使到教师或学生形成一个圈子,交流与互动,共同学习。随着博客内容的累计,教师与学生们随时能回顾以往所写用以鞭策,改进。
在常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博客作为自己发布通知、分配作业或提供学习资源链接的在线辅助教学工具。因着博客并不要求意见的统一(但要求意见的针对性和独立性), 学生可以通过博客的方式发表他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并允许学生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议题。所以博客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的参与,通过建立自己的博客日志,设置自己的议题,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思想。
教学信息的评价。
其实博客的重要特征就是对信息的过滤,使得信息可以转换成有用的知识,但是博客所过滤的知识到底有没有价值,价值在什么地方,阅读者有没有补充的信息,阅读者对 于博客的资料和思想有什么样的观点,都可以通过评价的方式加以表述。国内外有关实验表明,通过博客,建立学生电子档案,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成长。如在学习 过程中,通过博客,记录学生思考、与家长的反馈协作、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资源收集、兴趣爱好等活动,可以让教师和家长更容易访问,跟踪学生的学习进 度,也可以让学生不断地回顾、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毛向辉,Blog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
总之,博客运用于教学,对教师来说,博客的过程主要是整理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博客的过程主要是学生个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我个人认为博客比面子书还要来得适当为一个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因为它能够随时翻阅以往所写过的内容,而且是自动按照月份,日期来排列;面子书在这项功能中明显逊色,如果要回顾以往的帖子就必须得耐心地慢慢找,它并不会像博客一样根据年月日来排列。这样在手机资料或阅读他人的帖子会更方便些。学生的心思能反映在他们所创建的博客上,尤其是在设计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