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博客(Blog)的主要功能在于三方面那就是个人知识管理、信息交流平台博客、叙事反思工具。因为它可以作为学生的个人电子文件夹,又可以是教师的电子备课本。它是教学活动中所充当的网上交流平台,也可以是教研室的虚拟教研平台、课程信息的管理工具、学生实习交流工具等。除此以外, 它也是日记本,写心得、故事等。
因着博客有着分享功能,它使到教师或学生形成一个圈子,交流与互动,共同学习。随着博客内容的累计,教师与学生们随时能回顾以往所写用以鞭策,改进。
在常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博客作为自己发布通知、分配作业或提供学习资源链接的在线辅助教学工具。因着博客并不要求意见的统一(但要求意见的针对性和独立性), 学生可以通过博客的方式发表他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并允许学生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议题。所以博客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的参与,通过建立自己的博客日志,设置自己的议题,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思想。
教学信息的评价。
其实博客的重要特征就是对信息的过滤,使得信息可以转换成有用的知识,但是博客所过滤的知识到底有没有价值,价值在什么地方,阅读者有没有补充的信息,阅读者对 于博客的资料和思想有什么样的观点,都可以通过评价的方式加以表述。国内外有关实验表明,通过博客,建立学生电子档案,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成长。如在学习 过程中,通过博客,记录学生思考、与家长的反馈协作、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资源收集、兴趣爱好等活动,可以让教师和家长更容易访问,跟踪学生的学习进 度,也可以让学生不断地回顾、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毛向辉,Blog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
总之,博客运用于教学,对教师来说,博客的过程主要是整理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博客的过程主要是学生个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我个人认为博客比面子书还要来得适当为一个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因为它能够随时翻阅以往所写过的内容,而且是自动按照月份,日期来排列;面子书在这项功能中明显逊色,如果要回顾以往的帖子就必须得耐心地慢慢找,它并不会像博客一样根据年月日来排列。这样在手机资料或阅读他人的帖子会更方便些。学生的心思能反映在他们所创建的博客上,尤其是在设计方面。
以前我常常说要写blog,要去分享但是又很懒惰。而这次的电脑教学终于让我免去懒惰的藉口去写blog啦。
开心 ^^
朋友们,共勉之。。
Wednesday, February 27, 2013
Monday, February 25, 2013
习教历程
他们就是我的学生,是不是很可爱?
听他们说那个巡查员是我失散多年的妹妹。
听他们说我今年才十六岁。
听他们说我和另一个实习老师林老师是情侣。
你相信吗?
哎呦,他们说的话真是多,现在换我来说。
其实我班有很多美女,同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大多数是亲戚,如张同学是王同学的表哥、表姐、兄妹等等等;或者是谁是谁的ex之类的。
这里要表达的就是如果老师您教错、讲错、写错的每一字句或做了一些愚蠢的事迹,您很快就会“红透”半边天。
他们是很醒目的,聪明的画皮小精灵。
怎么说呢?比如你在讲着课,本来睡眼惺惺的,无精打采的他们,根本没几个在认真听你讲,突然某某某纪律老师经过,他们就会换了另一幅眼脸,认真的上课。
说实在,我挺希望有个纪律老师在我的课旁听,很有成就感的。虽然是有点狐假虎威,不过有谁不想学生乖乖地,认真地上课呢?
他们对我非常好奇,尤其是我的身高、年龄、有没有男朋友啊或者是薪水之类的。
唉,当我说出实习老师是没薪水时,完全没有学生相信我。这令我觉得有时候人都是较为相信谎话。
当我第一次带他们去视听室时,他们显得雀跃万分。原来之前的老师从未带他们去过。学生在视听室上课比在课室上课显得更难专心。原因是老师虽然是用麦克风讲话但是声音会很散,学生会很难听清楚。再加上学生一进入课室就会跟自己的朋友一起坐,这更令他们无法专心。
他们有时还会对我的ppt有要求,如颜色或许采用亮色系的会比较好或不要放那么多字下去等等。这种要求我一一地满足他们。但是他们还是不怎么想上课,如果说我的声音散,他们的心更散。这个问题使到我像个老太婆一样常常在班上念他们要上进些、努力些。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摆在心上,有时终于甘愿拿起笔做功课。
我说他们也是有贴心的一面。我记得有一次我说我有点不舒服,不想大声喊,你们就稍微合作点,不要令我觉得难过。出乎意料,他们真是比平时还要安静及专心。那天有被感动到,原来他们也是一群体贴的家伙。
我说刚开始教学时常认为他们不怎么爱读书,但是在最后关头(考试的前两天)竟然会拿起参考书来阅读而且还会发问。(虽然不是我那一科)他们也是一群怕输的家伙。
总而言之,实习到了最后才慢慢发觉他们越来越不像是学生反而像是自己的弟弟妹妹。
这些是我自认不错的教案,分享给你们。
博客与教育
这是我第一个想要分享的教案。不过这个 人写的东西很有深度,消化这教案显然是要花很多时间。不过大家不妨去参考一下以用来做往后课件的楷模。
http://jili211.blog.163.com/blog/static/2506623920082109483754/
这是第二个我要分享的教案。这一次搜索到教案显然比第一个来得浅白但胜在易懂。是个有趣的活动。
http://zhouming0218.blog.edu.cn/2012/768249.html
刚在面子书游览时看到文强分享的某个老师的博客。其经历值得我们去深思,去思考本身所做的ppt是否真的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一看了就觉得它与我非常有缘。因为我刚买了一本书,内容是教导我们如何制作一个好的ppt,想借给他看,不过应该没有办法。所以说人家要看都没得看,各位朋友如果有空就快点跟我借来阅读。
http://mediaabc2013.blogspot.com/2013/02/blog-post.html?spref=fb
Subscribe to:
Comments (Atom)


